扫描以上二维码,关注文物网,获取最新文博收藏艺术资讯。
记住密码
德国考古学家日前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一尊私人收藏石英岩头像所展现的人物并非古埃及法老阿肯纳顿,而是他的王后、古埃及绝代美人妮菲蒂蒂。 过去数十年来,考古界一直认为这尊高约5.5厘米的头像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法老阿肯纳顿。但德国考古学家克里斯蒂安·勒本说,从雕塑原料上看,这尊头像展现的人物几乎可以肯定是女性。另外,雕像耳部的细节也显示,已经部分破损的头像先前配有王冠。因此,这个雕塑应该是妮...
一支比利时考古队最近在埃及首都开罗以南220公里的明亚省一处文物保护区,发现距今4000多年的地方长官墓,并在棺内发现具有重大考古价值的宗教仪式用具。 据埃及《金字塔报》29日报道,墓葬属于古埃及第一中间时期(即古王国时期和中王国时期之间约100年的历史时期),墓主名叫哈朱提·尼赫特,棺内宗教仪式用具多为长数厘米至数十厘米不等的圆柱体或锥体,以雪花石、彩陶或铜制成,上面刻有铭文。 埃...
北京时间5月2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近日一个石油勘探队在埃及境内考察时意外发现了一架二战时期遗留下来的战机遗骸,这架战斗机的残骸躺在撒哈拉大沙漠的深处已经有70多年,是那个狂暴年代的“时间胶囊”,由于其历史意义重大,被人们称作是“航空版的图坦卡门墓葬”。 伊恩·特斯克(Ian Thirsk)是伦敦皇家空军博物馆收集部主任,他说...
据国外媒体报道,考古学家们发现在古埃及有数以百万计的各种动物在祭祀仪式上被杀害并制成木乃伊,这促进了一个规模庞大的木乃伊加工制作行业,这样的现象甚至导致一些动物物种出现灭绝。 近期在美国史密松学会所属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举办的一次展览上,人们可以看到,在当时几乎没有什么动物物种可以免此劫难。尽管作为宠物被饲养的动物一般只有在自然死亡后才会被制成木乃伊,少数几种长相可怕的野兽,由于宗教崇拜原因而免遭...
图为埃及卡娜芙娜芙夫人木乃伊面具 近日,藏于美国圣路易斯艺术博物馆的一个有3200年历史的埃及卡娜芙娜芙夫人木乃伊面具引发了一起官司。美国政府因质疑其来源非法,向法院提出诉讼,要求归还埃及。而经审理,法院判决称该文物来源合法,可以保留。 据报道,根据埃及国家文化艺术与文学新闻委员会近日召开的会议要求,该委员会所属的文明遗产与文物小组已经草拟规划,拟全面加大对埃及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力度。 该规...
据埃及《金字塔报》13日报道,埃及考古人员日前在北部地中海城市亚历山大市郊发现一处岩石墓葬群,其中包括托勒密和拜占庭等多个时期的4座古墓,据估计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2世纪。 据了解,该墓葬群位于亚历山大易卜拉欣区,是古代亚历山大东墓葬群的一个组成部分,该墓葬群中现存大量陪葬品等珍贵文物。 据埃及文物国务部长穆罕默德·易卜拉欣介绍,4座古墓中最大的一号墓现存有通往墓室的庭院遗迹,庭院两侧...
埃及国王谷 吉萨大金字塔和尼罗河三角洲是埃及古王国时期的法老王选择建造陵墓的地方。为了防止遭到盗墓者入侵和进一步靠近埃及南部的王朝根基,新王国时期的法老王选择另一个地点建造陵墓,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国王谷。贫瘠的国王谷位于卢克索西部的山区深处,几乎所有在公元前1539年至公元前1078年驾崩的法老的陵墓都建在这里。不过,他们的这种选择未能阻止盗墓者的脚步,在19世纪初考古学家开始在国王谷展开挖掘时,...
期待解开金字塔建造方法 埃及日本展开新一轮文保合作 2月26日,大埃及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与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在埃及开罗联合举办中心的首届研讨会。日本驻埃及大使、埃及学专家和来自文物保护、修复领域的专家出席了活动。 自去年年初爆发“1·25革命”以来,埃及文物保护工作受到很大影响,文物走私时有发生。今年1月,埃及警方刚刚在大开罗地区吉萨省一仓库内查获了67...
埃及大米较少,实行定量分配,居民便将其煮成扁豆大米粥来款待客人。埃及米饭一般这样做:煮三小碗的米饭需配四小碗水和四匙植物油。煮饭时,先将放入油和盐的水烧开,再倒入大米煮开后,用文火焖熟。吃的时候,米饭和菜或糖渍水果一起混合食用。 埃及主要的热饮料是茶和咖啡,不管在哪都能看到茶馆,但禁止女人进入。所谓的埃及茶,就是热热的红茶加上五分之一杯的糖。埃及的咖啡中一般也都会加两粒糖。冷饮料中最流行的是冰...
中国文物网讯(编译 刘佳)据联合新闻社2012年1月15日报道,考古学家在国王谷发现一位古埃及女歌手的墓穴。 卢克索文物局高级官员Mansour Boraiq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座墓主同古埃及皇室没有任何关系的女性墓穴,棺木保存相当完好。本周埃及和瑞士的考古学家打开棺盖的时候,发现了以亚麻布、石膏层层包裹的木乃伊和面具。 这位歌手名叫尼迈·巴斯泰(Nehm...
埃及文化部9日宣布,考古人员近日在埃及南部卢克索发现了距今约3400年的古埃及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及王后双人雕像的6块残片。它们将被运到开罗的埃及博物馆,与馆内展示的阿蒙霍特普三世及王后雕像主体拼接。 这6块残片是在卢克索尼罗河西岸一处工地发现的,包括阿蒙霍特普三世的右胸、右腿和部分王冠,以及泰伊王后的腿部、左臂和脚部。 阿蒙霍特普三世及王后雕像1889年出土,由法国考古学家奥古斯特·...
首次采用中文解说的埃及金字塔声光表演4日晚在开罗的吉萨高地举行,中文成为声光表演的解说语言之一。 受邀观众在55分钟的声光表演中,通过耳机内的中文解说,配合着映射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上的灯光和音效,领略了古埃及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哈瓦斯说,中国人民一直以来都表现出对埃及、特别是对金字塔的浓厚兴趣,此次开通中文解说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古埃及。 中国驻埃及大使宋爱...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26日宣布,一个意大利考古队在开罗西南的法尤姆省发现古埃及罗马时期的档案,150个瓷片上用古埃及语言记录了这一时期的历史。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发表声明说,意大利考古队在法尤姆省加伦湖北部两千公里的索贝克神庙发现了有关档案,这是该考古队在埃及进行的第八期考古活动。 意大利考古队领队马里奥·卡帕苏说,有关档案在神庙的前院被发现,每一个瓷片上都有神庙祭司的名字,档案记述了...
埃及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在饮食上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教规,斋月里白天禁食,不吃一切忌物,也不吃红烩带汁和未熟透的菜;吃饭时不与人谈话,喝热汤及饮料时禁止发出声响,食物入口后不可复出,而且忌讳用左手触摸食具和食品。 古埃及人每日两餐,后来改为三餐。早餐多为奶酪、面包及咖啡。午餐和晚餐较为讲究,常用肉食、米饭、面食及水果。他们很重视就餐前洗手,而且还要默诵“以大慈大悲真主的名义̶...
对羊肉的好处极为推崇,吃法以烤制为主,羊肉含胆固醇低,营养丰富。 11月14日,是埃及传统的“开斋节”。再过两个月,他们又会迎来“宰牲节”。这两个节日都是埃及人可以杀羊宰牛、大吃特吃的日子。 在阿拉伯的穆斯林食品中,羊肉是最常吃的肉类。多年的饮食习惯使埃及的普通老百姓都对吃羊肉的好处了如指掌。记者在街上随便问了几个埃及人,他们一口气就说出了吃羊肉...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